近日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联合团队在《自然人类行为》期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,揭示了一种名为“MODERN膳食模式”的饮食方案,可使痴呆风险降低36%,为全球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关键饮食策略。
研究团队运用机器学习技术,对22万名参与者长达10年的膳食数据进行分析,筛选出8类核心食物构建了MODERN膳食模式,包括绿色蔬菜、浆果、柑橘类水果、禽肉、蛋类、马铃薯和橄榄油。在外部验证队列中,严格遵循该模式的参与者痴呆风险较低依从者降低36%,效果显著优于传统MIND膳食模式(降低25%)。
其作用机制可从多维度解析:脑影像学显示,该模式与31个脑区皮层厚度及20条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呈正相关;代谢组学表明,其能改善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;炎症标志物检测发现,参与者体内C反应蛋白等促炎因子水平显著下降。研究还首次发现,痴呆相关蛋白GFAP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中介作用。
这一发现为痴呆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。专家建议,日常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占比,用橄榄油替代部分动物油,每周摄入2-3次浆果和柑橘类水果,同时适量补充禽肉和蛋类。结合适度运动与社交活动,或能构建更全面的痴呆防线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科普小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科普小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