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充电器用完不拔”已成为国内多数家庭的常见习惯,但这一行为正引发能源浪费与安全隐患的双重争议。专家提醒,看似微小的疏忽,可能造成不可忽视的后果。
待机耗电:家庭用电的“隐形黑洞”
国内电力部门实验显示,一款普通手机充电器在待机状态下,年耗电量可达1.5度。若按国内4.9亿户家庭计算,全国每年因充电器待机产生的电力损耗超过7亿度,相当于燃烧21万吨标准煤。此外,劣质充电器因电路设计缺陷,待机功耗甚至可达正规产品的3倍,进一步加剧能源浪费。
过热风险:从设备损坏到隐患
充电器长期插电会导致内部电容、电阻等元件持续发热,加速老化。国内消防部门统计,2024年因充电器过热引发的住宅火灾占比达12%,其中80%发生在充电器无人看管时。例如,某市一居民因充电器长期未拔,导致插座短路引发火灾,造成数万财产损失。
科学使用:三招破解“充电焦虑”
及时断电:充电完成后立即拔下插头,或使用带开关的插座一键断电。
选择认证产品:购买通过3C认证的充电器,避免使用“三无”劣质产品。
定期检查:每3个月清理充电器灰尘,观察外壳是否变形,发现异常立即更换。
业内人士呼吁,厂商应加快研发“智能断电”技术,例如在充电器内部集成温度传感器,当检测到异常升温时自动切断电源。同时,消费者需提升安全意识,从细节处践行绿色低碳生活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科普小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科普小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