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全国多地进入高温炙烤模式,持续的热浪不仅让人体感不适,更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构成健康威胁。高温环境下,人体为散热导致皮肤血管扩张,心脏和大脑供血相对减少,易引发缺血缺氧;同时,大量出汗使血液黏稠度升高,增加血栓形成风险。研究显示,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急诊量较平时增长20%,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急症进入高发期。
心脑血管病患者需从细节入手,筑牢健康防线。首先,补水是关键,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,可分多次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。其次,外出需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,外出时佩戴遮阳帽、涂抹防晒霜,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。此外,情绪管理不容忽视,高温易使人烦躁,可通过听轻音乐、练习深呼吸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。
饮食方面,宜清淡少盐,多摄入富含钾的香蕉、菠菜等食物,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;避免冷饮、酒精及高脂食物,减少对血管的刺激。睡眠同样重要,建议每天保证7-8小时睡眠,午间适当小憩缓解疲劳。若出现头晕、胸闷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就医,切勿拖延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科普小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科普小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