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后,江南地区街头巷尾弥漫着青团的清香。这种以艾草汁染色的糯米团子,不仅承载着节气记忆,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结合体。
植物智慧:艾草的“天然染色术”
青团的核心原料艾草,富含叶绿素与芳香油,具有天然防腐作用。传统工艺中,匠人将艾草嫩叶捣碎取汁,与糯米粉按1:5比例混合,蒸制后呈现翡翠般色泽。现代食品科技则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,将艾草有效成分浓缩为粉末,使青团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15天。
文化符号
在苏州平江路,“青团工坊”直播带货日均销量超5000个,咸蛋黄肉松、榴莲芝士等新口味占比达60%。与此同时,非遗传承人推出“古法青团体验课”,游客可亲手制作传统豆沙馅青团,感受节气文化。数据显示,2025年清明期间,国内青团市场规模突破38亿,其中线上销售占比45%。
创新边界: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术
面对“色素青团”“反式脂肪酸馅料”等争议,国内出台《时令食品质量规范》,要求青团必须使用植物汁液染色,馅料中添加剂种类不得超过3种。某老字号品牌推出的“低糖艾草团”,采用代糖技术,既保留传统风味,又符合健康需求,上市首月销量突破200万盒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科普小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科普小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