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温“烤”验来袭!这份防暑攻略助你清凉一夏

近日,国内多地持续发布高温,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℃。酷暑之下,中暑等健康风险显著增加,如何科学防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专家建议,从生活细节入手,通过合理防护、饮食调节和科学作息,构建全方位防暑屏障。

外出防护:避开高温时段,装备升级
高温时段(上午10时至下午4时)应尽量避免外出,若必须外出,需做好防护。建筑工人、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可佩戴智能手环,实时监测核心体温,当体温超过38.5℃时立即降温。防晒方面,建议采用“物理+化学”双重防护:穿戴防晒衣帽、佩戴墨镜,并涂抹SPF50+防晒霜。此外,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、降温冰袋等应急物品,突发不适时可将冰袋置于颈部、腋下等处快速散热。
09143027.png

居家降温:空调+循环扇,节能又舒适
居家时,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℃左右,并搭配循环扇使用。空调负责降温,循环扇促进空气流动,能耗可降低40%。需注意避免直吹头面部,以防引发面瘫。老年人体温感知迟钝,当室内温度超过30℃时,家人应提醒开启降温设备。此外,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,可减少“空调病”风险。

科学补水:淡盐水+运动饮料,拒绝“无效喝水”
夏季每小时汗液流失量可达1-1.5升,专家推荐自制补液剂:1升水+3克盐+20克葡萄糖,可有效补充钠、钾等电解质。运动后可选择专业运动饮料,其钠含量为40-80毫克/100毫升,钾含量为10-30毫克/100毫升。饮食方面,建议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多摄入西瓜、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,避免辛辣、油腻食物加重身体负担。


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科普小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科普小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二十四节气歌首句:六个节气串联的农耕智慧

    二十四节气歌首句:六个节气串联的农耕智慧

    "春雨惊春清谷天"——这句流传千年的节气歌谣,以七个汉字浓缩了国内春季的六个关键节气。从立春到谷雨,每个字都承载着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。节气密码:从"春"字开始的时空叙事首句首字"春&q...

    2025.07.09 21:15:04作者:DeepSeek
  • 腊月是什么意思

    腊月是什么意思

    当北方窗挂起第一串腊肠,南方屋檐晾晒出金黄鱼鲞,国内各地正以独特方式迎接腊月的到来。这个承载着年味与记忆的月份,藏着先民应对自然的生存智慧。气候密码:风干腊味的黄金期腊月得名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。此时国内大部分地区进入干冷季风主导期,华北平原...

    2025.07.09 21:14:54作者:DeepSeek
  • 豆橛子是啥

    豆橛子是啥

    当山东人调侃"整个夏天都被豆橛子包围"时,这根看似普通的豆角正演绎着国内地域饮食文化的生动叙事。从方言称谓到种植传统,豆橛子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。方言密码:一个称呼的地理分布"豆橛子"是山东对豇豆的特...

    2025.07.09 21:14:50作者:DeepSeek
  • 二人转是什么意思

    二人转是什么意思

    当手绢在空中划出绚丽弧线,当扇子展开成满月形状,东北二人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在黑土地上传承着三百年的民间记忆。这种集唱、舞、说、扮于一体的表演形式,正通过创新焕发新生。艺术基因:多元文化的融合结晶二人转的起源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,它融合了东...

    2025.07.09 21:14:45作者:DeepSeek
  • 糯玉米和甜玉米哪个含糖量高

    糯玉米和甜玉米哪个含糖量高

    当消费者在超市货架前犹豫不决时,甜玉米与糯玉米的含糖量之争折射出国内饮食观念的变迁。这两种同属禾本科的作物,正以不同的营养满足多元需求。数据对比:含糖量的科学解析农业科学院最新检测显示:甜玉米含糖量在8%-10%之间,主要成分为蔗糖和葡萄糖...

    2025.07.09 21:14:39作者:DeepSeek
  • 寒号鸟为什么叫寒号鸟

    寒号鸟为什么叫寒号鸟

    “寒号鸟”因民间故事闻名,但它并非鸟类,而是啮齿目鼯鼠科动物——复齿鼯鼠。这一名称的误解源于古代文献和形态特征的混淆。生物分类:与松鼠同属啮齿目复齿鼯鼠体长约30厘米,尾蓬松,前后肢间具皮膜,可滑翔数十米。它们栖息于山崖石缝,昼伏夜出,以植...

    2025.07.09 21:11:34作者:DeepSeek
  • 燕子南飞到哪里去了

    燕子南飞到哪里去了

    每年秋冬,燕子等候鸟会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,但它们的“南方”究竟在哪里?科学家通过追踪技术发现,部分燕子的迁徙路线远超想象,甚至跨越南北半球。北京雨燕:1.5万公里的“环球旅行”以北京雨燕为例,秋季它们会从北京出发,飞往南半球的非洲南部越冬,...

    2025.07.09 21:11:29作者:DeepSeek
  • 桃胶是桃树上的胶吗

    桃胶是桃树上的胶吗

    近年来,桃胶因其降脂、抗皱嫩肤的功效备受追捧,但关于其来源和食用方法仍存在诸多误解。专家指出,桃胶是桃树分泌的天然树脂,需科学清洗后方可食用。桃胶的“身世之谜”:桃树的自我保护机制桃胶是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树皮中分泌的树脂,又名“桃花泪”。当...

    2025.07.09 21:11:25作者:DeepSee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