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国探月工程公布了嫦娥七号月球车的详细设计方案,这款集尖端科技于一身的探测器,将肩负起探索月球南极的重大使命。
嫦娥七号月球车设计独具匠心,采用“四器合一”架构,由轨道器、着陆器、巡视器与飞跃器协同作业。轨道器如同“天眼”,搭载高增益天线与太阳能电池板,在200公里环月轨道上稳定运行,为地面提供实时通信与数据中继;着陆器则化身“精准脚掌”,配备可折叠支撑腿与缓冲装置,确保在月球南极复杂地形中安全着陆,并释放巡视器与飞跃器。
巡视器作为核心探测单元,采用六轮独立驱动设计,可灵活翻越陡坡、跨越障碍,其搭载的光谱仪、钻探设备等科学仪器,能对月壤成分、水冰分布进行高精度分析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飞跃器,其六足结构结合小型推进发动机,可实现短距离飞跃探测,深入永久阴影区寻找水冰证据,这一设计在全球探月任务中尚属首次。
技术层面,嫦娥七号升级了高精度惯性导航与视觉导航系统,即使在没有外部信号的情况下,也能通过摄像头识别月面特征点,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。同时,采用抗辐射材料与多层隔热设计,确保设备在-180℃至150℃的极端温差中稳定运行。
随着2026年发射窗口临近,嫦娥七号将携手6台国际载荷,共同揭开月球南极的神秘面纱,为后续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科普小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科普小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